亿达广告陕西分公司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三桥双拥路金桥国际公寓B501室
电话:137 5995 8718
4006-029-088
Q Q:897520840
联系人: 宋华为
亿达广告四川分公司
(四川、重庆、云南、贵州)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羊子山路融锦城3栋一单元1309室
电话:187 8246 7133
4006-029-088
Q Q:2214323363
联系人:张敏花
亿达广告河南分公司
(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湖南)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中原中路171号11号楼综合楼
电话:173 2931 1666
4006-029-088
QQ:893169245
联系人:李 齐
亿达广告山西分公司
(山西、河北)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北路77号中煤大厦
电话:182 3417 9666
4006-029-088
Q Q:897520840
联系人: 白杰
发布时间:2020
陕西民营企业参与数和帮扶村庄数均居全国第三 脱贫攻坚中的民企贡献
陕西门头店招广告“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踊跃投身脱贫攻坚,帮助众多贫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我非常欣慰。”去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对民营企业踊跃投身脱贫攻坚予以肯定。
12月25日,记者从省工商联得到的一组数字,反映了我省民营企业以实际行动对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积极响应——2019年我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新增企业985家,受帮扶村增加709个,新增投入资金4.4亿元。
而另一组数字,则全面反映了我省民营企业参与这一行动的极大热情和作出的重要贡献——自2016年5月该行动在我省启动以来,全省共有7681家企业参与,帮扶8336个村,参与企业数和帮扶村庄数均居全国第三;累计投入资金43.8亿元,实施项目18975个,惠及贫困人口105.39万人。
那么,我省“民企大军”是如何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呢?
帮产业:
“输血”变“造血”
每到夏季,西安市鄠邑区胡家庄村的葡萄园里总是绿意盎然,一串串玛瑙般的果实挂满枝头。连年丰产的“户太八号”,让村民们的年均收入从不到两千元增加到两万多元。胡家庄村也从“脏乱差、没产业”的典型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标兵村”。
胡家庄村的变化,离不开与西安荣华控股集团的“联姻”。2010年,荣华集团与胡家庄村结成帮扶对子,利用当地昼夜温差大、水利条件好的自然条件,采取“集团投资、农户投地、村委会持股”的村企股份合作模式,打造现代葡萄庄园,现已发展“户太八号”优质葡萄千亩,带动500多名村民增收。
有了产业,脱贫致富就有了支点。看到葡萄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不少过去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到村里。大家拧成一股绳,合力将产业做成事业。
在陕北,位于延安市安塞区的贫困村南沟村也因一家民企的帮扶终不再“难”。延安惠民农业科技公司因“惠民”而建,将一个“土农村”整体打造成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南沟生态旅游景区。村民通过土地租金、股份分红、农产品销售、务工等多种渠道获得收入。去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已突破1.5万元。
在陕南,秦巴山富硒茶业、鼎龙茶业等16家茶企通过结对帮扶22个贫困村,流转土地5000余亩,改造老茶园1.2万余亩,新建茶园3000余亩,实现了“流转闲置土地保增收、收购鲜叶促增收、代销贫困户土特产扩增收”的目标;天和药业、绿康天龙中药材、斌杰恒农业3家企业发展中药材种植,辐射紫阳县6个镇10个村,通过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路子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据统计,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我省3071家企业投入32.08亿元,通过产业帮扶4536个村,激活了贫困村的“造血”能力。
帮就业:
“授鱼”更“授渔”
紫阳县高桥镇铁佛村原本是个贫困村。以前,在煤窑、建筑工地务工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现在,铁佛村流传着一句话:“不下矿井去修脚,买个汽车到处跑”。村民们以此形容修脚店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说到修脚,就不得不提远元集团。2014年,远元集团与紫阳县合作,打造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基地培训+定向就业”的扶贫模式。目前,远元集团已将“紫阳模式”复制到18个地区,成立19所远元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已累计培训修脚技师4万多名,帮助1.8万名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今年5月,在意大利举行的2019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上,“紫阳修脚”技能脱贫模式从30多个国家的820篇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远元集团培养了“修脚大军”,海升公司则建起了“田间大学”,定期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促成普通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工人转型。
此外,西安古都放心早餐的“早餐人”队伍也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古都放心早餐在西安市有1300多个摊点,主要面向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招募摊主。2000多人经过培训上岗,月收入从3000元到万余元不等。这保障了千余户家庭稳定脱贫增收。
类似的情况常见于许多农业开发公司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它们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的,带动贫困群众以“渔”得“鱼”,长效、高质量脱贫。目前,我省2418家企业投入6.75亿元,为6.47万人提供就业岗位。
文章出自:陕西亿达广告有限公司,门头店招广告,门头广告,店招广告,店招制作,招牌制作 网址:http://www.guanggaow.com/
Copyright © 2004-2015 陕西亿达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4630号-1